互联网风风雨雨这么多年,有一个问题,始终令人不解——
为何阿里想要做社交,但是却始终做不起来?为何社交平台不断尝试商业,但是总比不过纯商业平台?举例来说,支付宝也尝试过社交,但是社交人气总是起不来。微信的朋友圈,开始充斥广告,越来越多的人,开始讨厌朋友圈。
我们是否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——商业和社交并不完全相通。
商业和社交
如果按照商业和社交进行划分,我们完全可以将互联网工厂和产品分为两个阵营。
搜索引擎、电商平台,可以归为商业。社交平台、短视频平台等,可以归为社交。
这样的划分,并不是说,商业平台就不能玩社交,或者说,社交平台就不能介入商业。
这样划分的目的是——我们发现,不同的产品和服务,适合不同的平台。
大体上是这样的——标准化的产品和服务更加适合商业化平台;而非标准化的产品和服务,更加适合社交平台。
可行性验证
如上的结论是否正确呢?笔者认为,基本是符合的。
例如,在搜索引擎中,付费意愿最高的企业往往是工业品企业、标准化服务企业(餐饮加盟)、医疗公司,因为,这类产品和服务,都是高度标准化的产品和服务。
还例如,在电商平台,服装、食品、电器,都是热销门类,这样产品同样是标准化的。
但是,在短视频平台,游戏、金融、培训、美妆等等,是热销门类,因为这类产品和服务,很难被标准化。以口红为例,口红虽然是标准化工业产品,但是,如何使用?使用场景?是否与个人匹配?妆容匹配?等等,则属于非标准化。
还例如,在微信小程序中,游戏是热门之一,玩游戏的过程,人与人产生的关系,这都不是标准化的。
据此,我们尝试得出这样一个结论——独立建站比较适合标准化,而社交搭建比较适合非标准化。
建站还是小程序?
也就是说,当预算有限的时候,面临做独立网站还是小程序,此时,就有了一个标准——自己的产品和服务是否标准化,以及标准化程度如何?
是否标准化?如何产品是标准化的产品,如工业品,并且使用、售后,都是标准化的,优先选择独立建站。如果产品是非标准化的,如在线培训等,优先选择小程序。
标准化程度?标准化程度较高的产品和服务,可以大力投资商业平台,如搜索、电商等等,标准化程度不高、一般的产品,可以同时在商业平台和社交平台尝试。
综上所言,产品和服务是否标准化,是选择搭建哪一类平台的关键。
如没特殊注明,文章均为杏耀注册原创,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://www.cdpcwl.com/news/5982.html